来源:牛油果的生活观
ID:nygshg
4月17日晚10点,上海卢浦大桥有个17岁少年跳桥轻生,当时他的母亲也在,可是也没能挽救他的生命。
原来,少年当时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,母亲开车的路上和儿子发生了口角。
汽车停了两次,第一次儿子并没有下来,第二次车子停稳,儿子从后门出来直奔大桥,纵身一跳。
为人母的我看完以后,感觉后背发凉,我们不能单从视频里就去指责妈妈或者儿子不对。
今天我想探讨的是教育孩子,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不能一味溺爱,也不能随意打骂孩子。
教育孩子,这几个底线不能碰。
01
教育孩子不能用语言暴力
语言暴力,是破坏家庭的第一大元凶。
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,但是那种对心灵的伤害,会伴随我们很久。
那个在桥上停过两次车的妈妈,明知道开车不吵架、吵架不开车的道理,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我不知道她对儿子说了什么,当她第一次停车让儿子下车,就该知道孩子也很委屈。
无论孩子对错,接纳孩子的委屈,理解他是当妈妈的责任。
等到孩子对妈妈敞开心扉,再去和孩子讲道理,帮他分析他错在哪里了,效果会好太多。
泰国一家小超市,男孩沉迷游戏,父亲很愤怒地把枪放在柜台上,对他说有种你就别活了。
没想到,儿子真的开枪自杀,当儿子倒下的那一刻,父亲才意识到是自己的语言杀死了儿子。
想起小的时候,我妈总说让我早点去死,说我这样的人活在世界上没有意思。
那年我十岁,就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至亲的伤害,从那以后我变得自卑、敏感,讨厌自己。
长大以后,我才知道那叫语言暴力。
家长以为用极端的情绪去刺激孩子,用侮辱的语言去辱骂孩子,就能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。
却不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,以暴制暴得到的结果就是仇恨。
不在沉默中爆发,就在沉默中灭亡,说白一点,要么就伤害自己,要么就伤害父母。
02
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态度要一致
教育孩子的时候,家长态度要一致,不能一个管一个护。
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家庭,隔代亲是一种补偿心理,老人舍不得对孙子严厉,也看不惯儿子对孙子严厉。
电视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,老人对儿子说,你敢打我孙子,我就打你。
这样一来,老人就变成了孩子的保护伞,父母在孩子面前建立不了威信,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跋扈张扬,总有一天会闯祸。
读者阿丽回忆,小时候她想多喝一罐饮料,爷爷说喝太多伤身体,奶奶却骂爷爷多事,我孙女想喝就喝吧。
阿丽当时就懵了,她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。
有些奶奶带孩子,喜欢偷偷地给孩子买零食,然后对孩子说,别告诉你妈妈,你妈妈不让你吃。
言下之意就是暗示孩子,你妈妈是坏人,还是奶奶对你好,这也是在教会孩子阳奉阴违,亲子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张。
身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,你不听话,必须要改正,没有人当你的庇护神。
你做对了我们表扬你,你做错了就是错了,要自己承担后果。
做人一定要学会靠自己,是父母教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03
非打即骂以暴制暴的教育不可取
2018年12月,湖南沅江12岁男孩把自己的母亲杀害了,事后还淡定的拿母亲手机请假、带弟弟、正常生活。
原来,男孩从小就是母亲一个人带大,他淘气时母亲就对他非打即骂,直到他长大一点,懂得反抗了。
事发当天,男孩一直沉迷游戏手机,他的母亲就拿皮带教训了他。
后来,等到母亲睡着以后,男孩就拿刀砍死了母亲,现场惨不忍睹。
孩子的行为,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原因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母亲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,辛苦的撑起这个家,实在是太难了。
再加上母亲没有受过高等教育,管教孩子第一反应就是打骂,从不倾听孩子的声音,等到孩子到了叛逆期,就会仇恨妈妈。
青少年教育专家认为,12-15岁是孩子最重要,也是最危险的转折期,需要父母在身边引导教育。
用积极正面的态度,陪伴孩子度过这段叛逆的时光。
04
最好的教育,是爱
养不教父之过,教育孩子我有几点心得分享给大家:
1. 不要以孩子为中心
现在很多家庭都喜欢一家人围着孩子转,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都以孩子优先,让孩子以为自己很重要。
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很自私,不太懂得体谅父母,长大后不满足他提的要求,可能就会自残自虐,或者离家出走。
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自己,尊重父母孝敬老人,没事帮家里做点家务活,有一颗感恩的心,这样的孩子才有出息。
2. 给予孩子安全感和稳定感
孩子需要足够的安全感,父母不要经常搬家,给孩子换环境。
当他对周边环境感到不安时,融不进陌生的朋友圈,就会产生恐惧、厌学的心理。
还有一些父母喜欢吓唬孩子,以这种方式让孩子听话,就是破坏孩子对世界的信任和好感。
等到孩子大了以后,对谁都不信任,做事犹豫不决,举棋不定进退两难,对事业发展有阻碍。
3. 让孩子有独立意识
孩子3-5岁时,家长就要和他分床睡,让他自己洗澡,自己换衣服,有独立意识。
等到孩子上幼儿园时,老师就会教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别人的事情帮着做。
所以回到家里,父母也要多让孩子干家务,比如扫地、擦桌子、盛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让他知道,桌子、地板不会自己变干净,饭菜不会自己变熟,都是需要双手去创造。
学会照顾自己,等父母老了才能指望得上他。
4. 父母当个好榜样
俗话说,虎父无犬子,你是什么样的人,孩子就是什么样的。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,手机不离手的家长,养不出爱学习的孩子。脏话连篇的家长,养不出文明礼貌的孩子。
如果你想孩子爱学习,你就要喜欢阅读,学习新生事物,不放弃自我成长,孩子在这种环境里耳濡目染,自然会爱上学习。
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孝敬你,你就要先孝敬自己的父母,以身作则当个好儿女,你的儿女就会看在眼里。
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,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没有教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的父母。
作者简介:牛油果,日更达人,用力撑起孩子未来的拼命三娘,左手带娃,右手写文,做你身边温暖治愈系朋友,微信公众号:牛油果的生活观 ID:nygshg 商务合作微信:liujing1312